短期穩定房地產、中長期推動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的關鍵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巴奈特認為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、推動消費增長和確保綠色增長是推動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三個領域。他強調,真正重要的是不僅要考慮周期性支持,還要考慮對消費的長期支持,財政政策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作用。
新華財經廣州3月22日電(記者呂光一)日前,國際金融論壇(IFF)主辦以“兩會后中國經濟解讀”為主題的線上學術對話。與會經濟學家表示,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和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是短期穩定房地產市場,中長期推動包括戶籍制度、消費、稅收和社會保障體系在內的結構性改革。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巴奈特認為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、推動消費增長和確保綠色增長是推動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三個領域。他強調,真正重要的是不僅要考慮周期性支持,還要考慮對消費的長期支持,財政政策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作用。
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,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及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。她認為,穩定房地產市場可以提振消費者信心,釋放家庭額外儲蓄,進而推動經濟增長。汪濤分析稱,從短期來看,任何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都有利于促進消費,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和實現GDP增長5%的目標。
各專家一致認為,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阻力仍然是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。鑒于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.2%的高基數,要在2024年實現5%左右的增長目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。恒生銀行(中國)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認為,財政政策可能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,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凈出口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。巴奈特認為,中國的中長期經濟增長將取決于結構性改革的步伐。
汪濤認為,鑒于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下行壓力,目前穩定房地產行業的政策仍相對溫和,她預計后期會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臺,包括擴大開發商“白名單”以及戶籍政策改革。她還指出,在農村地區和二三線城市推動建設公共服務設施、刺激消費,將有助于推動長期經濟增長。
對于利用外資,汪濤認為外國直接投資將在2024年反彈。她預測外資企業在今年的盈利能力將有望提升,但由于一些長期因素包括中美經濟脫鉤、全球經濟碎片化和供應鏈重整等影響,外國直接投資較難恢復到10年前的水平。她認為,從長遠來看,外國直接投資的下降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出口,但是由于全球科技周期和全球進口需求的增長,中國2024年的出口將好于去年。
王丹認為,在未來外國直接投資不再是推動中國經濟必不可少的因素。美國推動的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對中國的供應鏈影響有限,反而有助于推動中國的中間商品出口。
?
編輯:幸驪莎
?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如有問題,請聯系客服:400-6123115